張家港百靈標本模型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先生
手 機:13506223680
手 機:13584473680
郵 箱:cnbbmx@163.com
605340177@qq.com
網 址:www.thebaycave.com
地 址:蘇州市張家港市樂余鎮4號橋
人體解剖標本-氣管切開術的并發癥
氣管切開術的各階段可發生一系列的并發癥。這些并發癥與手術類型、年齡、手術方法、原發病及術后護理均有密切關系。常見的并發癥有:
(一)皮下氣腫,最為常見。皮下氣腫多發生于頸部,亦可延及面部、胸、腹部甚至到會陰部。其癥狀是局部腫脹,發生于頸部時頸部變粗,觸之有握雪感。聽診有捻發音或小爆破音。發生原因多為術中軟組織分離過多、氣管切開過大及傷口縫合太緊等,吸氣時胸腔內負壓作用氣體經切口進入皮下。也可由縱隔氣腫蔓延至頸部。應注意的是皮下氣腫常與縱隔氣腫及氣胸同時發生。氣管切開術后套管通暢而患者呼吸困難仍不能緩解者,應及時拍攝胸部X線片,根據病情形適當的治療。皮下氣腫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因護理人模型傷口縫線過緊引起的應拆除縫線并開放傷口。輕度皮下氣腫一般可在一周左右自行吸收。
(二)氣胸,右胸膜頂較高,以兒童半身心肺復蘇模擬人為甚。若手術分離偏向右側,位置較低,易傷及胸膜頂引起氣胸。若雙側胸膜頂均受損傷,形成雙側氣胸,病人可立即死亡。氣胸的癥狀比較明顯,如呼吸困難、胸廓運動減退、聽診呼吸音低、叩診呈鼓音、心濁音界向對側移位。拍攝X線片檢查可明確診斷。輕度氣胸可密切觀察。張力性氣胸應立即用較粗針頭作胸腔穿刺抽出空氣或行胸腔閉式引流。
(三)縱隔氣種,小兒較常見。多因剝離氣管前筋膜過多所致。重度呼吸困難并有咳嗽者更易發生。若縱隔的壁層胸膜破裂,則可由縱隔氣腫轉為氣胸??v隔氣腫的輕重有很大不同。輕者癥狀不明顯,一般均有胸痛。重者呼吸短促,聽診心音低而遠,叩診心濁音界不明。X線片檢查顯示縱隔影像變寬,側位像可見心與胸壁之間的組織內有條狀空氣陰影。輕度縱隔氣腫無需治療。氣腫嚴重有縱隔壓迫癥狀并影,響呼吸循環時應施減壓術,將氣體放出。
(四)出血,可分為手術早期出血及中后期出血。早期出血又稱原發性出血,多由手術止血不充分引起的多發生于頸前靜脈及甲狀腺峽部。在阻塞性呼吸困難者,因靜脈回流不良,血管怒張容易出血。一些患者因原發病而用肝素等抗凝藥物治療者,術中可引起彌漫性滲血。少量出血可用局部壓迫法止血。出血多者要重新打開傷口止血,要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應用抗凝藥物者應在停藥后24小時再行手術為宜。中后期出血,又稱繼發性出血。多發生于術后6-10日,亦有發生于術后一月至數月者。少量出血多由于人體解部模型創口感染、肉芽組織增生所致。但有時少量出血也可能是致命性大出血的先兆。致命性大出血多數是由于氣管套管遠端壓迫損傷氣管前壁及無名動脈壁,加之感染致無名動脈糜爛破潰,而致大出血。無名動脈是主動脈弓的最大分支,自主動脈弓頂部分出后向上、向后,在第7-8氣管環處越過氣管前壁向后斜行接近氣管,其間僅有少量結締組織。小兒的無名動脈的位置較高,常超出胸廓上口,在10例尸體氣管切開后測量氣管套管與無名動脈的關系。他認為若氣管套管置入低于第5氣管環時,套管的凹面可直接刺激無名動脈導致破裂;同時他指出無名動脈破裂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因氣管套管氣囊的壓力相當于氣管粘膜毛細血管的平均灌注壓力,故可影響血液供應導致氣管前壁腐蝕后直接刺激或感染無名動脈。故在氣管切開時頭過仰致切門過低;使用的氣管套管過粗、過長、彎度過大;全身營養不良、血管畸形,患者均可導致氣管前壁磨報,血管糜爛造成致命性大出血。
預防致命性大出血應注意:
①氣管切開的位置不應過低,不可低于5-6環;
②盡量少分離氣管前軟組織,避免損傷前壁的血液供應;
③選擇適當的氣管套管,套管在氣管內有搏動現象,應調整氣管套管的位置,或換一較短的套管,若發現套管引起刺激性咳嗽或有少量鮮血咯出,亦應立即換管;
④使用帶氣囊的氣管套管者,應間斷放松氣囊,防止氣管局部缺血感染壞死;
⑤爭取早日拔管。如發生大出血時可先用帶氣囊的氣管插管插入,并使氣囊充氣。吸出氣管內血液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再用手指及敷料壓迫出血處暫時止血。同時移入手術室,請胸科協助劈開胸骨,顯示縱膈,小心尋找無名動脈破裂處,予以縫合并用附近軟組織加固縫合。